6月29日,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下部堆內構件完成首次插入反應堆壓力容器。這標志著(zhù)堆內構件正式進(jìn)入安裝階段,為華龍一號首堆流致震動(dòng)試驗、冷試重大節點(diǎn)目標按期完成奠定基礎。
堆內構件是反應堆廠(chǎng)房最核心設備之一,分為上部堆內構件和下部堆內構件。堆內構件主要起到支承和固定堆芯組件,承受堆芯重量,同時(shí)為壓力容器提供熱屏蔽,減少受中子和r射線(xiàn)照射等作用。如果把核島中大大小小的設備比作華龍一號身體里的各個(gè)器官,那么堆內構件就是這條龍軀之中包絡(luò )臟腑、支承龍騰的“龍骨”。
華龍一號堆內構件吊具由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(fā)設計,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(chǎn)權。和其他電站相比,華龍一號核島內部運輸區域短、翻轉區域小,下部堆內構件吊裝工序復雜、安裝難度大、安裝工期長(cháng)。下部堆內構件首次插入壓力容器定位精度要求高,在下部堆內構件插入壓力容器過(guò)程中,由于筒體管嘴與壓力容器管嘴的間隙不足5mm,要做到順利插入壓力容器,精確調整對中,吊裝難度極大。
為做好吊裝控制和管理,項目團隊提前梳理制約因素,制定進(jìn)度目標,提前進(jìn)行壓力容器徑向支承塊研磨、組織土建和安裝單位按計劃完成堆內構架存放水池和換料水池移交、堆內構件存放架安裝、堆內構件吊具組裝、清潔區建立以及吊裝前準備等先決條件工作,最終保證了下部堆內構件提前三級計劃11天插入壓力容器,創(chuàng )造了下部堆內構件吊裝就位到首次入堆相隔3天核電安裝歷史記錄。
“華龍一號"全球首堆
堆內構件“入堆記”
4月14日,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號機組堆內構件運抵福清現場(chǎng)。
6月21日,下部堆內構件順利引入5號機組龍門(mén)架16.5m平臺。
6月22、23日,下部堆內構件平移、翻轉豎立。
6月24日,堆內構件吊具可用,該吊具系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(fā)設計。
6月26日,下部堆內構件吊裝就位至構件水池存放架上。
6月29日,下部堆內構件首次插堆。